姓名 | 高航 | 出生年月 | 1962.5 | 工作单位 | 大连理工大学 |
学位 | 工学博士 | 职称 | 教授 | 职务 | 副所长 |
研究领域:
精密与高效磨削加工技术
复合材料加工与连接装配技术
科研成果/工作经历:
1978年9月-1982年7月:沈阳工业大学机械制造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1982年9月-1984年12月:东北大学机械制造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1988年3月-1992年5月:东北大学机械制造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1984年12月-2005年3月:东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1992年9月破格晋升为副教授。
1997年4月破格晋升为教授。
1992年7月-1994年12月:兼任沈阳市于洪区北陵乡科技副乡长。
1997年4月-1997年8月:担任东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制系副主任。
1997年9月-2003年1月:先后担任东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科研副院长和教学副院长。
2001年10月-2002年5月:作为教育部二十一世纪振兴高等教育计划重点试验、室系主任高访学者到美国Massachusetts University机械系磨削试验室进行学术研究和交流。
2005年3月:受聘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并在机械工程学院现代制造技术研究所郭东明科研创新团队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
2006年11月-现在:担任现代制造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精密与特种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主要成就:
从事机械制造专业方向教学和科研工作30余年,目前是大连理工大学精密与特种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机械制造二级学科负责人、中国生产工程学会光整加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近五年主要围绕航空航天领域复合材料低损伤高效加工、发动机整体叶盘精密加工、核能领域KDP功能晶体超精密加工等方面开展科研工作,作为负责人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1项(排序1)、面上项目1项(排序1)、国家973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排序1)、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子课题1项(排序1)、国家04专项子课题1项(排序1)、GF基础科研项目1项(排序1)等,累计承担科研经费上千万元(见附件承担项目)。其中通过负责承担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复合材料零件高效加工技术及应用(2009AA044304)”和国家04重大科技专项子课题“复合材料用金刚石磨料系列刀具的研制及其应用(2012ZX04003031-3)”等,取得“C/E复合词构件低损伤高效加工系列工具技术”和“大型C/E复合材料构件低损伤高效加工工艺和装备”两项辽宁省科技厅成果鉴定,结论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上处于国内领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究成果应用于哈飞、沈飞、航天一院等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并分别获得2013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大型C/E复合材料构件高质高效加工关键技术及其工艺装备,排序1)和2013年度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航空航天C/E复合材料低损伤高效加工技术与应用,排序2)。此外,近五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SCI、EI收录50多篇次,授权发明专利8项;累计指导硕士研究生40多名、博士研究生10多名。
荣誉称号:
2013年荣获大连理工大学第二届屈伯川奖教金;
2007年获2005-2007年度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学院优秀党员称号;
1992年被评为辽宁省首届青年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
1996年荣获沈阳市优秀归侨侨眷知识分子称号;
1997年荣获沈阳市优秀归侨侨眷知识分子“双十佳”人物称号;
1998年荣获辽宁省首届青年科技奖二等奖;
1998年被授予沈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2001年3月获辽宁省高校(机械制造学科)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2002年获辽宁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中“百层次”人才。
行业兼职: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生产工程分会 常务理事
中国生产工程分会光整技术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国际磨粒加工技术专业委员会(ICAT) 常务委员(Active Memb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brasive Technology》期刊 远东地区 主编